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后宫鹿鼎艳福行(全)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5

分卷阅读85

    一只玉手摸了过去,将桂哥的“伟大”攥在手里,樱唇微张,隔着裤子轻轻咬了一口。

    桂哥发出一声“咝”的怪叫,舒爽得几乎要飘飘欲仙,双目通红着,沙哑着道:“小妖精,想不想尝尝相公的棒棒糖?”

    建宁妙目流转,道:“什么是棒棒糖?”

    桂哥怪笑道:“顾名思意,棒棒,不就相公我的那个棒棒么?糖么,就是味道很好的意思了,昨晚你的另一张嘴不是尝过了几百几千遍么?那你这张嘴要不要也尝尝?”

    老天,叫堂堂的大清帝国公主给咱吹萧,沸死了腾死了!桂哥愈发地勃发起来,迫不及待地将裤子脱了下来,将硕大的旗杆一挺,道:“尝尝吧,味道肯定很不错……”

    建宁媚笑着嗔道:“相公好坏,你真想要人家咬你的棒棒糖么?”

    桂哥“火”冒八丈,哪还按捺得住,身子倾前,道:“少他嬷的啰啰嗦嗦,快咬!”

    建宁拖长了声调“嗯……”

    了一声,娇媚得要死,张大了红嫩嫩的樱唇,往前靠近……

    “啊……”

    高桂极为享受地吐出一口气来,正想细细品味一下这等妙不可言的滋味,忽然门外那太监又叫道:“韦爵爷,五更过了,皇上已经起了,各位大人也已经到了。”

    高桂正在爽歪歪,听到催促,心中不耐烦,丫的,这天都黑着,五更天刚过,才五点多!靠,连鬼都还没回家呢!

    “来啦来啦!”

    高桂瞧了一眼正跪在床沿,细心吮舔的建宁公主,万般不舍的道:“好了好了,我得走了,你也别耽误时间,再晚些就该被人发现了。”

    建宁退了开去,仍是趴在桂哥的面前,脸颊似火,眸子似水,点了点头。

    高桂长叹一声,将衣服穿好,打开房门时的一瞬间,抑扬顿挫地道:“俺就是那个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呐!”

    那小太监躬身道:“韦爵爷果然才高八斗啊,出口成章。”

    跟着这小太监来到乾清宫,只见文武百官已然一个个站得中规中矩的,皇帝还未到来,所以还隐隐约约有些窃窃私议声,见了高桂这位当朝宠臣到来,无不惊愕莫名,这是高桂首次上朝,自然是人人惊讶了,高桂走进去时,一会儿向这位颔首微笑,一会儿又向那位放放电,脸上保持着谦逊的笑容,进殿之后,老老实实地站在最末,以他的爵位和身份,就是站在前排也无可厚非,可桂哥深知,在这些朝臣的面前,装逼才能博得好感,便毫不犹豫的站在了最后头,几个文官见这位小爵爷竟是站在后头,都是低声劝他站在前头,桂哥谦逊地道:“我不过是仗着皇上喜爱才封的官职,怎能和各位大人相比呢?站在这里才符合我的身份的。”

    那些一直就对桂哥如此飞黄腾达妒忌不满的大臣见了他甘于在后头,有的露出鄙视的神情,有的则是赞赏。桂哥站了一会儿,见前头没动静,知道康熙皇帝还没到,都在这里等着,四下张望着,只见大殿上许多乌龟仙鹤造型的炉鼎青烟袅袅,偌大的宫殿淡淡的幽香,闻着很是舒服,站了一会儿,心中又不禁回味起刚才消魂一幕……

    其实,清朝没有专门的早朝,清代前期的“御门听政"有些早朝的意思。顺治皇帝亲政之前,国事都由多尔衮代为处理,当时紫禁城前朝三大殿都被烧毁,办公一般在武英殿。多尔衮于顺治7年死后,顺治亲政,修复三大殿,就住在乾清宫,国事多在那里处理,清朝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而是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政务。如果有重大的政务需要即时处理,则随时召见,地点并不固定,一般都是就近召见的。康熙在平叛吴三桂之后,将御门听政的地点乾清宫改在了太和门,当然,现在还是在乾清门的。而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之后的皇帝,开始逐渐疏懒政务,取消了御门听政。

    正在桂哥满脑子旖念时,忽听院外一声大喝:“鸣鞭!”

    高桂吓了一大跳,知道这是在宣告大臣,皇帝马上就要上殿了,要保持肃静,一名魁梧得跟施瓦辛格似的銮仪卫尉官高举着十多米长的鞭子,在地上连击三下,大殿的一边,金钟和玉磬琤琤琮琮的响了起来,清脆悦耳,平缓中带着几分庄严。

    高桂身旁的官员腰一挺,随即拜倒跪下,康熙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一连串的礼仪过后,康熙句话就是问韦小宝来了没有。

    听到皇帝点名,高桂忙站了出来,道:“皇上,小宝……”

    忽然觉得这庄严的地方,岂可跟平素那样随便,忙改口道:“微臣韦小宝在这里!”

    一句话说出,仍是让那些大臣们直皱眉头,什么叫这里啊……没文化就是没文化啊!

    康熙才不管那些,奇道:“你站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过来!”

    “是,皇上!”

    高桂四顾一看,见那些大臣还是跪在那里,乐颠颠地走了上前。康熙见他不通礼法,也不以为意,朗声说道:“各位爱卿,今天早朝,朕有一项重大国策要颁行,宣表官,你念!”……

    第137章炮

    宣表官将昨日小康皇帝和桂哥商议的大清国债事宜说了出来,立时,满朝震惊,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一时间,庄严肃然的乾清宫竟是议论纷纷,犹如菜市场。

    皇家威仪荡然无存,康熙皱起浓眉,不悦地抬了抬手,身旁的宣表官中气十足的道:“大殿之上,何以喧哗,廷尉何在,节杖上殿!”

    清朝廷议,是非常严肃的,绝对不是像那些什么“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等等诸如此类的狗血电视剧那样和谐美满滴,大臣都是跪着的,绝不会和电视里那样,站着不说,还动辄就“来呀,给某某大人赏坐。”

    那是戏说!不但从头跪倒尾,而且,即便是有什么争议性的朝政,也非常规矩地一个一个来,把大殿当成菜市场?小样儿,等着廷杖吧!

    大臣们的声音好像音响拔掉了电源,骤然就没了。康熙露出满意的神情来,从龙座上霍然站起,鹰视狼顾,道:“这等治国良策,你们有何争执的?”

    一名老臣道:“启禀皇上,此策固然能解一时之困,可……可,堂堂的皇家,却向老百姓借钱,这成何体统啊!望皇上三思。”

    康熙不屑地道:“朕这个皇帝当得,倒也真寒碜,居然要向天下百姓借钱,什么面子也没了,若是传出去,那些藩属小国,岂不是要看我大清的笑话么?”

    高桂听得他这么说,不禁一怔,昨个儿还说得好好的,怎么今天他说这种话?正惊疑间,户部左侍郎焦毓瑞道:“皇上,臣以为,国债之策,实是一件大好事啊,我们大清立国时间尚短,还有很多百姓不信任朝廷,甚至敌视我们,如果皇上发行了国债的话,定一个短期的偿还期限,到时候,百姓连本带息拿到钱在手,自然就对我们朝廷有了信心,老臣以为,不光是要在战时发行国债,平时也应该发行下去,不但凝聚了民心,更能缓解如今的燃眉之急,天佑大清,皇上的治国方略,让老臣敬佩万分啊!”

    这老头,昨天不就小康赏了你吃一顿饭么!有必要这么拍马屁?高桂不屑地想道。

    康熙见一班老臣又要开口说话,忙抢先道:“焦侍郎剖析得透彻。”

    随即,又有几个大臣出来歌功颂德一番,康熙连连点头,高桂见了暗暗称奇,这些大臣分析得这般分明,怎么可能?偷偷地瞧了康熙一眼,见他一脸淡定的模样,脸上还挂着一丝得意的神情,登时明白,靠,小康还会玩这手!这分明是事先就“串供”了的嘛!敢情这昨天大半夜的,咱跟公主叉叉得欢的时候,他就已经跟这些马屁精打好了招呼!正惊疑间,康熙忽然向他瞧了过来,微笑不语,一个会心的眼神一丢,高桂心中啧啧地赞叹。

    这些大臣无不都是自鳌拜倒台后康熙亲自提拔上来的,自然是乖乖得不得了,几番折腾,那些原本反对的声音被压了过去,那些人心想:你皇帝自己都不要脸面了,咱替你兜着干啥!得您呐,您要搞就搞,咱不管啦!

    在康熙的“独断专行”之下,国债政策交给了户部去完善整理,准备近日出台,在皇帝的授意下,焦侍郎问到这项英明的国策的出处,康熙很是开心的向着桂哥一指,登时,满朝官员瞠目结舌……见了满朝文武这种又惊奇又敬佩的眼神,桂哥不禁飘飘然,心道: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啊!

    随即,皇上要赏赐高桂,高桂坚决不肯接受,废话,要什么赏赐了,条件昨天就说好了,将来征伐高丽和东瀛,别忘了桂哥就成,其他的,都不放在桂哥眼里了。

    廷议虽然开始得早,可结束得也早,现代世界朝九晚五,廷议却是八点多就结束了,高桂正要和那些大臣们一样,弯着腰,后退着出去,康熙却是叫住了他,让他在殿外等候。

    高桂还想着去找艾尔琳娜谈谈人生的,见皇帝还有事找自己,只得在外头和一名侍卫打着哈哈聊天打屁,过得不久,康熙从宫中出来,换了常服,康熙向他挥了挥手,道:“小宝,走,跟我去看外国人试炮去!”

    高桂嘿嘿笑道:“皇上,如果没什么事,小宝想回宅子看看咱的几个老婆,都好多天没那个那个啥了,嘿嘿。”

    普天之下,只怕也就只有高桂一个这样的“绝活”敢跟康熙帝这么说话了,偏偏康熙也喜欢这言谈有时精辟,有时粗俗的家伙,笑道:“那个那个啥你急什么,先看试炮!”

    走近他身边时,方才低声说道:“艾尔琳娜也去。”

    高桂又惊又喜,道:“皇上,您待臣有如再生父母啊,皇上,您去试那个炮,小宝就去试自己的炮!坚决为国争光!不给皇上您丢脸!”

    康熙笑着捶了他一拳,一行人来到左安门内的龙潭炮厂,南怀仁和汤若望已远远跪在道旁迎驾。康熙道:“起来,起来,大炮在哪里?”

    南怀仁道:“回圣上:大炮便在城外。恭请圣上移驾御览。”

    康熙道:“好!”

    从车中出来,侍卫前后拥护,出了左安门。

    一行到达城外,只见三尊大炮并排而列。除了十几个官员之外,另有四个外国人也在,其中一个赫然就是艾尔琳娜,高桂开怀不已,凑了上去,那几个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当中,一个年纪甚大的老头,鼻子高高的,有点像是意大利人,还有一个外国老妇,是那老头的妻子,还有一个,是老头的儿子,叫做汤姆,高桂微笑着走了过去,用一口地道的英语跟他们都打了招呼,几个老外都是颇为惊讶,这大清帝国的大臣竟然这么年轻,而且英语还说得这么好,看来,这个东方的大帝国人才济济啊!康熙走上前,随意地打了招呼,便在南怀仁和汤若望的陪同下,来到大炮前头,见三门大炮闪闪发出青光,炮身粗大,炮轮、承轴等等无不造得极是结实,心中甚是满意,说道:“很好,咱们就试放几炮。”

    南怀仁亲自在炮筒里倒入火药,用铁条桩实,拿起一枚炮弹,装入炮筒,转身道:“回皇上:这一炮可以射到一里半,靶子已安在那边。”

    康熙顺着他手指望去,见远处约莫一里半以外,有十个土墩并列,点头道:“好,你放罢。”

    南怀仁道:“恭请皇上移驾十丈以外,以策万全。”

    康熙微微一笑,退了开去。忽见高桂正和那个外国姑娘聊得兴起,不知说了些什么,惹得那艾尔琳娜咯咯娇笑,哑然失笑,道:“等等,这炮,让朕的大臣来放!”

    高桂正满面春风地和艾尔琳娜瞎侃瞎聊,并且还约了外国美人儿一会儿去京城有名的月盛斋吃酱牛rou,只是有点不爽的是,那个叫作汤姆的家伙,竟是艾尔琳娜的堂兄,居然也恬不知耻地自告奋勇要一道去,真是马不知脸长,汤姆不知屁股大。不过,又一想,到了那里,再把这三千瓦的电灯泡甩了就是,这才心中舒畅了点。

    听得皇帝要自己去放炮,高桂颠颠地跑了过来,笑道:“皇上,小宝今天一定要点了这一炮!”

    康熙知道他意有所指,哈哈大笑。

    (月盛斋,的酱牛羊rou很有名,大伙儿如果去北京的话,可以尝尝。不是广告啊!因为俺也没吃过哩。

    第138章带着外国妞逛青楼(一)

    高桂见炮管青幽幽的光芒闪烁着,簇新簇新的,心中却是想:这门炮,若是我拉到现代去,值老鼻子钱了,一辈子也不用愁吃喝,没事还能把俩模特妞儿,正想着,南怀仁走近来校准炮口高低,仔仔细细地摆弄了半天,这才恭声道:“韦爵爷,现在可以了。”

    高桂点了点头,冲他撂了一句英语,接过身后侍卫的火把,点燃炮上药线。

    嗤嗤的火舌飞快燃烧着,那速度绝对比后世的烟花爆竹要快得多,高桂将火把一掷,从容镇定地往后退了四五步时,只见火光一闪,轰的一声巨响,高桂只觉地面抖了一抖,登时黑烟弥漫,远处一个土墩炸了开来,一个火柱升天而起。原来那土墩中藏了大量硫磺,炮弹落下,立时燃烧,更显得威势惊人。众军士齐声欢呼,向着康熙大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尊大炮轮流施放,一共开了十炮,打中了七个土墩,只三个土墩偏了少些没打中。

    康熙笑逐颜开,朝着高桂招了招手,高桂忙小跑了过去,笑道:“皇上神威,这些大炮威力不小,将来灭吴平夷,指定是手到擒来!”

    康熙笑道:“你小子,就会拍马屁。”

    高桂嘻嘻一笑,道:“回皇上,小臣是拍龙屁。”

    康熙笑着飞起一脚,高桂也不避让,被皇帝龙足踢中屁股,高桂武功虽然不高,可内功造诣却是当世罕有,别说康熙轻轻一脚,就是再踢十几二十脚也跟挠痒痒似的。君臣俩打打闹闹,众侍卫和几个大臣瞧了倒也罢了,这场面,他们没见过也听过不少了,可那边还站着几个老外呐,都是瞠目结舌,那外国老妇连连惊呼:上帝啊!上帝啊!

    康熙对南怀仁和汤若望大加奖勉,当即升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原为太常寺卿加通政使,号“通玄教师”在鳌拜手中被革,康熙下旨恢复原官,改号“通微教师”康熙名叫玄烨,“玄”字为了避讳不能再用。又将三门大炮赐名为“神武大炮”既已试炮完毕,康熙和那一家子外国人打了个招呼,便摆驾回宫,临走前,将桂哥留下招待。

    那一家子老外,老头叫做汉克,老妇叫做琼斯,外加一个青年英俊的汤姆,汉克是其实是苏格兰人,因为向往东方古国,便跟随教士携妻儿来到印度,其时,印度正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从十六世纪初就开始向亚洲和美洲殖民,到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开始集中力量侵略印度,分别在印度东西海岸控制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等据点,开始了殖民统治。他们到达印度时,认为那里就是东方最大的国家,可是不久之后,他们又听说,在更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比印度强大繁荣百倍的大帝国,于是,便辗转来到了中国。

    汉克一家到达中国时,正是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因为和教会关系好,逐渐也扎下根来,顺治信佛,不信外国来的宗教,而康熙却是广博得多,对待外来宗教也接纳,汉克自此才有了依托,他跟南怀仁关系极好,听说今日皇帝要试炮,巴巴地带着没见过世面的老妻和儿子来看热闹,可是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强大的大清帝国皇帝竟是这般年轻,而他最宠信的大臣,居然更小,只怕最多也就十六七岁,这可真让这个老外生出了轻视之心。

    可是堂堂的皇帝爱臣,有着贵族爵位的大臣亲自接待,这一家子便有些受宠若惊了,南怀仁也悄悄告诉过他,这个“韦爵爷”是皇帝身边的红人,非爱新觉罗姓氏的人能封爵,这就是位极人臣了,汉克在战战兢兢中,随着高桂往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