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天才基本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7

分卷阅读287

    拖鞋,和对方比起来,他们三个很像是要去海滩边卖鱼。

    “你们怎么穿成这样?”对面的同学问。

    “你们怎么穿成这样?”

    “靠,永川大学数学系和我们可是死对头,来这里不得穿得好点给我校争光?”

    老王也愣,过了会才说:“你说得有点道理,是我疏忽了。”

    “你还真信?”对面另一个男生无语了,“答辩要穿正装给老师留好印象,而且这次主持答辩的老师是永川大学的,非常严格,我们能不给人留态度散漫的把柄就不留。”

    林朝夕微微叹了口气,总觉得无论裴之或者别的同学,都从不知什么地方得到了小道消息。

    她不知道流言从哪里开始,但不管怎样,他们好像只有做好自己。

    她拉过老王和阿光,准备和找个安静角落,和他们再对一对答辩的要点和他们各自要负责陈述的内容。

    就在这时,有一队刚完成答辩的同学从4楼走下,恰好正是他们学校获推国家一等奖的同学。

    林朝夕想凑上去问问情况,却突然定住脚步。

    答辩小组里的那名女生在楼梯上哭了,林朝夕认识,叫李然。而另外的男生也看上去脸红红的,似乎非常气愤。

    四周都是好奇的目光。

    林朝夕想了想,等女孩走下楼梯,她把人带到角落,并递出纸巾,想让女孩擦擦眼泪。可女孩直接抱住她,脑袋抵着着她肩头,直接低声哭了起来,非常非常伤心。

    “怎么了呀?”过了一会儿,林朝夕才低声问道。

    “主持答辩的老师感觉在针对我们。”男生说。

    “怎么会,老师问了什么?”

    “反正他们就觉得论文不是我们自己做的,问了很多问题。”

    林朝夕皱了皱眉。

    其实她也查过一些资料,国家一等奖答辩和毕业论文答辩重点不同,老师检查的首要点是论文是否真的出自学生本人之手。

    “李然太紧张了,老师问模型公式推导的时候她没答上来。我要帮着回答,老师就说必须让她说,还说国一不是这么好蹭的。”

    听到这里,林朝夕拍了拍李然的肩膀,安慰她。

    “说针对不至于吧,不是有统一论文编号,老师也不认识你们吧?”旁边别的组的女生问道。

    “认识的。”就在这时,李然直起身,林朝夕肩头是一片被她蹭上的眼影和睫毛膏。

    李然:“我做过教务秘书,学术交流,见过主持答辩的王教授。”

    旁边的女生有点不理解:“就因为你是三味大学的学生,永川大学的教授就要打压你吗,这也太小心眼了吧?”

    “是不是因为图同构问题啊?”阿光忽然插嘴。

    “你的想法很危险。”老王摸了摸下巴不存在的胡子,“但我觉得有可能?”

    “你们在说什么?”林朝夕问。

    “徒儿不知道,他们冯泰斗大半年前,在arxiv上发了个图同构论文。”老王一脸讲八卦的样子。

    “arxiv?”

    “一个学术界占坑网站,论文投稿期刊审稿期限普遍较长,发在arxiv上面主要为了证明你比别人先。”阿光回答。

    “光兄狭隘了,它本身的存在,是方便我们同行间就某一问题进行前沿性的深入交流……”

    老王还要长篇大论,林朝夕打断他:“然后呢?”

    “然后我们老曾非常英勇,近期,他对冯泰斗这个论文提出了一些质疑。”阿光抢答。

    “‘质疑’不够准确,旗帜鲜明的反对更恰当,学术圈反响强烈,令人愉悦。”

    林朝夕沉默下来,两人口中的‘老曾’,当然是裴之的导师曾庆然教授。

    那天建模大赛结束,她去找裴之拿书包,曾意外见到过曾教授。

    当时办公室气氛凝重,而裴之和她去打印文章,也同样提到了“学术圈”……

    她忽然有些警醒,难道就是因为这篇论文?

    而且如果她没有记错,图同构……似乎还和pnp问题有一些关系?

    第177章 号码

    子图同构是一个np完全问题, 而图同构问题,至今未被证明是否属于p或np问题。

    在曾经裴之翻译的讲座上,她大概听到过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一条楼梯将永川大学数学系楼宇分成两半。

    另一半的走道上, 工人们扛着纸箱, 在清理办公室。

    林朝夕看了一会儿,事实上她很想找个电脑搜索相关方面的详细论文,但现在她还是必须专注眼前的答辩。

    “我们再对一遍答辩流程吧?”林朝夕转头,对老王和阿光说。

    两人一脸懵逼:“你怎么变这么快?”

    “因为我是女人。”林朝夕心不在焉地回道。

    走进答辩教室前,林朝夕尚能和老王阿光打趣,而当她推开答辩教室大门,被教室内森森冷气一激, 她理解李然为什么会哭。

    台下坐着两排老师,实际人数并不多。但他们每个人神情严肃,加之永川大学老校区灯光昏暗, 窗也被爬山虎覆盖大半, 因此令人倍感压抑。

    林朝夕对答辩的困难程度有了预期, 所以没觉得多紧张,行礼致意后,她把u盘插入, 点开ppt。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们小组编号为205912, 建模大赛选题为b题:疑犯追踪。

    此前她已经演练过几遍主讲内容,所以很流畅地开始问题分析和主旨阐述。

    7分钟后,她完成所有陈述。

    台下一片沉寂。

    “背得很熟。”过了一会儿, 才有名女教师抬头,淡淡地说了一句。

    当时林朝夕参加哲学系毕业论文答辩时,也收到了这么一句评价。但他们系老师和现在这位女老师说话时的神情态度完全不同。

    光从这位女老师的眼神中,林朝夕就可以看出,她大概认为,她是来蹭奖的。

    “因为我准备了很久。”她认真回答。

    女教师垂下的眼帘又抬起,眉头皱了皱,很不悦:“那具体说说你们针对第二问的建模过程。”

    林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