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天才基本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0

分卷阅读60

    上课铃响,微胖的中年人站在讲台前,脸很黑,第一句话就是:“林朝夕、裴之,今天为什么没有去食堂?”

    后桌,裴之放下手中的棋子,准备站起。

    林朝夕看着张副校长,赶忙举手说:“裴之今天身体不舒服,所以请假了。”

    “裴之自己没嘴不会说吗?”

    裴之在后面重复了一遍。

    张叔平点了点头,却看她:“裴之身体不舒服,你为什么不去?”

    “我……我……” 裴之请假的时候说的是自己的问题,为她打掩护,她当然不能出卖对方。林朝夕发现就算对了答案,也答不上来了,生活要像数学题那么纯粹该多好。

    “耍小聪明偷懒很有意思?去后面站着,中午补做,裴之的明天中午补,别想着偷懒。”张叔平说完,教室铃声就响了。

    林朝夕叹了口气,其实本来也是她的错,这没什么好说的。她回头,歉疚地看了裴之一眼,麻利地扛起那本厚厚的教材,准备到教室后面上课。

    张叔平一秒切换到课时状态,他说:“关于晋杯赛你们了解的已经足够多,我再重申一遍,你们中最后只有5个人能代表我们安宁出赛,和全省乃至全国的尖子声竞争。只有最最优秀的同学能够被选上,没有毅力和死磕到底的精神,就趁早放弃,偷懒只会害自己。”

    这句话显然是说给她听的,林朝夕默然。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先把你们的分组情况念一下。”

    张叔平拿起一张纸,把脖子里的老花镜戴上,低头念道:“第一组:章亮、王风、陆明、周生生。第二组:林朝夕、裴之、陆志浩、花卷……第三组……”

    边听,林朝夕边回忆昨天这些名字对应的分数。并大致分析了下,果然还真有点高分孩子和高分孩子玩,低分孩子和低分孩子玩,不好不坏一起玩的意思。

    反应快的学生已经把名字和分组都抄了一遍,林朝夕居高临下看得特别清楚,瞬间就记住了那几个小机灵鬼。

    反观他们这边。陆志浩一个人坐着,手里拿着铅笔,回头问刚才报的谁谁是一组,昨天多少分,他得记下来。花卷摇了摇头,指着裴之说老陆不用记,要相信裴哥的脑子。

    教室里有这么小规模的问来问去的讨论声。

    张叔平放下纸,犀利的目光扫射过整个班级。

    “你们很在意别人的成绩吗?”

    “我们忘了。”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昨天的考试成绩再报一遍?”有学生问。

    张副校长脸上露出一丝尽在掌握的笑容,只听他说:“可以。”

    昨天的成绩单又被重复了一遍,班级内的讨论声被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取代。

    林朝夕仰头看站在黑板前的铁面无私男,终于明白这个分组用意何在。

    平时,孩子们最多只在乎自己和成绩最好的那些人,对其他人的成绩不以为意,可一旦让他们按小组来学习,他们就有了明确次词序概念。他们瞬间知道自己的,自己的成绩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代表了一种位置。

    而学生与学生被绑成一个小团体,不仅能让小团体之间时刻处于竞争状态,还能让小团体内部时刻处于先进带后进的状态。

    不知道谁说,能让人拼命去做的事情,只有团体荣誉。

    真的太太太变态了。

    林朝夕打了个激灵,几乎可以预见未来近乎高考前冲刺的地狱式训练了。

    果然,张副校长在报完成绩后,又说:“我不知道昨天解然老师是怎么向你们解释我们现在小组学习制的,但请你们不要误会,认为只有7月15号的淘汰考试才是最终具有决定性质的,在那之前,你们每天的测验成绩都会被计入平时分,平时分占30%,7月5日考试成绩占70%,最后按总成绩算小组平均分,进行淘汰。”

    小学生们还不了解这个套路,但林朝夕太熟了,大学老师最喜欢玩这套。主要是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出勤率和完成作业的质量,防止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可放到小学奥数竞赛培训里,就变成拿着教鞭每天抽他们一鞭,一定要他们拼命学习,决不能有片刻放松。

    林朝夕站在教室最后,皱起眉头。

    “老师,那我们今天考什么呀?”胆肥的小学生举手问。

    “你想考什么?”张副校长问。

    “今天能不能考简单点的呀。”

    “可以啊。”

    “真的吗?”

    张副校长点头,说:“今天考什么,包括之后每天考什么,你们都会提前知道。”

    “真的假的啊!”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道。

    张叔平说,“我们夏令营主办方,在绿洲基地图书馆布置了一间阅览室,里面有很多数学相关书籍。前一天,老师都会准备好第二天考试范围,在阅览室的书上标注出来,你们当然就知道第二天要考什么。”

    “这么简单吗?”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那我们今天干什么呀?”

    “今天我们的第一节课,就是参观阅览室。”张副校长说。

    第38章 目录

    那是非常大一间阅览室。

    林朝夕发现自己回到小学后, 形容能力有显著退步。但面对从半个小学足球场大的阅览室,六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架, 以及分散在阅览室各处的书桌,除了非常大、非常夸张外, 她还想不出更恰当形容词。

    他们是第二批来这里的学生。

    在阅览室尽头, 比他们大很多的高中组学生们, 已经占据十几张课桌,开始安静地学习。

    没有老师, 没有黑板, 只有翻书的脆响和很低的讨论声,静到能听见窗外禽鸟啁啾的甜美声音。

    从进阅览室开始,原本还在叽叽喳喳的孩子们都被下了噤声咒, 顿时没人敢说话。

    跟着张副校长,所有孩子屏息凝视,沿阅览室中轴线, 向阅览室深处走去。

    灰色地砖、白色墙面。

    他们左侧是几倍于他们的高大铁质书架, 右侧是一张张拼起的课桌,书本特有的卷帙气息清晰浓郁, 各种色泽不一的书籍令人眼花缭乱。

    林朝夕走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