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锦竹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是那位顾姑娘,董媛觉得自己在临行前说的那番话没起到什么作用,起码是效果不大。

    将人送到门口,夜风迎面拂过。

    董媛先开口,歪着头笑道:“方才应该早说,恭喜三郎心想事成,与顾姑娘那么好的闺秀定亲。”

    赵怀信之所以来,就要真和董媛划清界限了,虽然其他方面少不了关照她,但自此两人不再是从前那种关系,他说的隐晦,但确信董媛能看明白。

    “彼此。”赵怀信微微一笑,朝花房那边望了眼,“你带来那人...”

    董媛柳眉舒展,颇有些不服气的撇撇嘴:“我什么样三郎不晓得么?”

    赵怀信笑道:“是我cao心了。”

    “他一个无根无家的花匠,自个儿跑到山里寻山茶花,摔断了腿,被我遇见了。”董媛轻声道,“我喜欢花,他正巧是花匠,救命之恩以身相报,我便带着进京让他看着我那些宝贝花草。”

    “下次再来瞧瞧你的花草。”赵怀信撩起袍子大步走到马车旁边。

    董媛目送他远去,嘴角笑意缓缓淡下,终于松了口气,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自语道:“一物降一物,顾家小姐千万坚持的久些,蹉跎他几年才好呢。”

    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回

    许多时候, 人在局中往往会一叶障目,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这般道理。

    董媛寡居这么多年,和赵怀信剪不断理还乱, 这次下江南是头一回半年多没有见面,待跳出那个圈子,她恍然发现从前想尽办法想要争的那点儿东西, 或许并不适合自己。简而言之, 即便赵怀信真能破除一切障碍与她喜结连理,两人出身地位相差那么大,日后需烦恼的事儿兴许会更多。

    揣着这样的烦恼, 叫她遇见了个目不识丁的花匠。

    两浙路的山茶花闻名于世, 其中又属状元红最受达官贵人的偏爱, 越来越多的园圃为求得品相好的山茶, 不惜斥重金下血本,每逢花期前几月, 就有不少山中百姓抱着碰运气的想法, 进山采山货时,看看能不能寻到野生的山茶花。

    刘杭本就是个花匠, 无父无母, 自小是由庙里头的老和尚捡到,吃百家饭长大的,如今三十好几还未成家,不过凭着自个儿养花的手艺,解决温饱不成问题。

    他生的人高马大, 常年在山中奔波,浑身肌rou硬实的像一块块坚硬的石头,放在江南那块灵秀之地,真真儿的鹤立鸡群。

    许是艺高人胆大,别人进山俱规规矩矩的在离山道不远的地方搜罗,而他偏要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山谷悬崖几乎没他不去的,结果马失前蹄,从一处不太高的崖边摔了下来,手里还抱着刚挖出来的一株野山茶。

    这一摔断了腿,刘杭再壮实也是血rou之躯,当即便昏迷了过去。

    董媛带着丫鬟们踏春游赏,瞧见他半死不活的躺在地上,胸膛微不觉察的起伏着,自然无法袖手旁观。

    其实对于她来说,不过举手之劳,一声令下,仆从就上前救人了。但刘杭偏生是一根筋的糙汉子,拄着拐棍隔三差五的到董媛借住的宅子门前表谢意,开始还犹豫着把浑身家底儿都翻出来,放在小布袋里,想偿还为他寻医诊治的费用。后来无意中听见,那些不起眼的汤药居然贵的能顶他几年的收入,顿时吓得快站不住了,再看看手心儿里头的银子,真是连零头都不够的。

    他消失了一阵子,董媛乐得清静,在城中也呆腻了,便打算启程去下个地方。就在她出城那天,刘杭又带着两盆山茶突然出现,背上背着个半人高的大竹篓子,闷着头要跟着董媛一起上路。

    刘杭懂得养花,也知道救命恩人喜爱花花草草,两盆山茶是他移栽回来许久的,单等着今年开花能卖个好价钱,城中富商多,若卖得好,确实能值不少银子。

    董媛扫了一眼,便清楚那山茶不可多得,但也不能无端带着个不知底细之人上路,于是便婉拒了他,不曾想刘杭竟梗着脖子跟了几十里路。

    他的伤腿还没好全,车队在前面走,他在后面挪动,有时候董媛中午在沿路的客栈用罢午膳休息了会,刘杭才气喘吁吁的赶到地方,大热天的从竹篓里摸出来个饼子,就着碗冷水果腹。

    汴梁城的男人千千万,董媛手下的随从就不少,有精明能干的,有少言寡语的,可但凡是人,都有有那么点儿藏起来的小心思,但像刘杭这样耿直倔强的还是前所未闻。

    鬼使神差的,董媛终于点头同意请他来当府上的花匠。

    刘杭大松了口气,毫不遮掩的笑起来,竟有几分朴实的味道。

    自从有了花匠的身份,他倒很少在董媛面前转悠了,在队伍里头默默无闻,除了照看两株山茶,连带着出力气的活儿全部大包大揽下来。

    董媛有时看见他,莫名会联想到赵怀信,两人明明是云泥之别,但她总觉得,眼前这不修边幅的刘杭,似乎比赵怀信更能令人放心,永远不用费劲考虑这人嘴里头说的话有什么深意。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有事情经他脑子过去,就是那么简单。

    然后再回到京城,看着坊肆林立的街道,董媛竟萌生出退隐山林的想法,对于赵怀信,也没了从前那种期待。

    也许,是时候换换生活了。

    ******

    纳征这日,王家上下天不亮便开始张罗起来。

    顾青荷提前五日便住进了顾家,年前来的时候尚在客院凑合着,但眼下平江府一大家子人,客院怎的都住不下了,再者说,男方有些聘礼会直接抬到姑娘家的闺房门前,李氏转了圈,决定把三姑娘未出阁住的沧澜阁腾出来,暂时让顾青荷住着。

    顾明宏大婚那会儿,几个姑娘回府呆了几日,院子刚收拾过,也不用再大动干戈,床幔纱帐均换做喜庆的水红色,买来两车子粉菊盆栽摆在窗户下头。

    按着风俗,白事用菊花的多,红事倒忌讳这个,觉得白白黄黄的不吉利,可六公主大婚,宫里的菊花摆的漂亮,粉的紫的花团锦簇,煞是喜人,好些闺秀看过后都念念不忘,如今因着喜事去挑花,卖家首推的就是这应季的菊花。

    顾青荷心里头要强,京城闺秀时兴什么,她也不能例外。

    关系到脸面,再加上聘礼是对着顾府下的,王家可谓是倾尽全力了,金银首饰、鹿皮织锦,单马车都雇了十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