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孤雏情陷红粉争霸(未删节1-740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0

分卷阅读560

    阳小镇和澄阳侯府中见到的我一样。”

    无月想想也是,情儿都能化身千万,情姨作为第二代魔界圣女肯定更不在话下……

    ***    ***    ***    ***

    二十多天之后的神历1018年12月2日,神州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自年初以来一直卧病在床的千禧老皇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忽然驾崩,官方李太医对外公布的说法是由于中风,而坊间传闻则有许多种版本,其中传得最凶的是死于服用红丸过量。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就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了,但无论如何,因老皇爷病重,一年来朝堂上各派实力相互角力、暗流汹涌,本就越来越紧张的政局同样因老皇爷的驾崩陡然变得剑拔弩张,朝中重臣们的神经绷紧到了极限,三方势力的领军人物都在做最后一搏,其他的则纷纷考虑该如何站队,等待最后的靴子落地,结束朝堂上一年来长期混沌不明的局面。

    太子赵振英更是频频召见绣衣阁统领郑天恩,以及礼部尚书傅余文和工部尚书武康生这两位支持他的内阁大臣,要求他们针对各类突发事件作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绣衣阁所有人马已经倾巢出动,严密监视长公主和湘王派系的任何动向,以便防患于未然!

    按例新皇登基大典得安排在老皇爷隆重的葬礼之后,赵振英力主及早登基以免变生不测,但负责主持朝廷各类大典的傅余文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会给首辅大臣顾尚楷等长公主派系的人提供弹劾太子殿下的借口、趁机提出废长立幼的主张,甚至不惜发动兵变逼太子退位。

    赵振英想想也有道理,虽然紧张到了极点,他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主持父皇的葬礼,登基之事只能耐心等待了。葬礼隆重而繁琐,既耗时又费力,这些天他的神经绷得紧紧,但觉度日如年!

    父皇的葬礼总算如期完成,长期以来令他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的大姊一直按兵不动,也不知大姊是怎么想的?最近大姊为参加父皇葬礼就在宫中,缇儿则按惯例依然住在东宫陪舅母。他几次在用膳时试探缇儿的口风,得到的答复是凤吟宫中一切如常,其他的也问不出个啥名堂。

    可无论怎样,反正他非常担心的兵变并未发生。也不知是哪位先贤说的,国不可一日无君嘛。

    于是,在礼部尚书傅余文的主持下,礼部各机构把新皇登基大典组织得井井有条,由于他是六部尚书之中两位太子的铁杆拥护者之一,把大典主持得不仅仅是按部就班而已,而是堪称一场奢侈品展示会,隆重庄严的气氛反而逊色许多,引来户部尚书蔡广进的强烈抗议,因为银子得由本就紧巴巴的国库来出。

    由于马上就要轮到他当家,赵振英也不想铺张浪费,然而他在太子这个位置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苦捱这么多年,其间一度差点死于宫廷阴谋、两次险些被父皇废掉太子之位,如今好容易才盼来扬眉吐气这一天,觉得加冕大典搞得隆重一些也好,反正下不为例便是。

    或许这场盛典,冥冥中也预示着一个皇朝落幕前最后的辉煌?或者该说是疯狂更合适?

    太子赵振英即位,尊号洪宪皇帝,追谥生母郭妃为孝章皇太后,定来年为洪宪元年。

    洪宪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上,以内阁首辅大臣顾尚楷为首的四位内阁大臣和翰林院大学士方天逸等重臣联名上书,奏请皇上任命长公主为摄政王、协助执政,但被新皇严词拒绝。

    节间分隔线:         分   隔   线

    第597章 肘腋之患

    不仅如此,或许由于长公主与新皇政见不同,她的生母杨皇后以前一向对太子照拂有加,太子登基后,杨皇后竟未能得到皇太后尊号。

    以上种种因素令长公主大为不满,既然无法分享君权、一展胸中早已拟定的治国理想,从此只好专注于军事。随着金国的日渐强大,脆弱的辽河防线面对如狼似虎、不时前来大肆sao扰掳掠的女真铁骑,渐渐有不堪重负之势。

    一旦辽河有失、前景堪忧!长公主不敢怠慢,与皇弟经过协商之后,毅然决定将麾下精锐之师宣辽军和宣府铁骑主力全部调往辽河流域,与女真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宣府基地的大量战备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东方,大定堡成为长公主麾下大军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

    洪宪皇帝上位后倒是踌躇满志,大刀阔斧地革除了父皇漫长的在位期间遗留下来的诸多弊政,将民愤极大的大太监刘宇下狱抄家并满门抄斩,颇有中兴千禧帝国的雄心壮志。

    其实正是由于老皇爷莫名其妙、高得离谱的盐税和矿税,各地官府为了中饱私囊纷纷仿效、巧立名目胡乱收税蔚然成风,才导致千禧朝的苛捐杂税越来越繁重,刘宇只是为父皇敛财的工具而已,洪宪皇帝自然不能否定自己的父亲,就只好拿这个替罪羊开刀了。

    然而他并未把顾尚楷等支持大姊的那些朝廷重臣怎样,一来那样做恐怕会逼得大姊跟他翻脸,无论是出于虽然不多但终究还是有些的亲情、还是考虑到大姊手握皇朝精锐之师,他都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二来顾尚楷等重臣能力突出、尚有诸多倚重之处。

    不仅如此,他还花了很大的精力来调整朝堂上的权力和利益分配、竭力做到公平合理,以调和以往这三大派系众大臣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期望他们能够众志成城、共同协助他推动千禧皇朝走上复兴之路!

    然而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日渐衰败堕落的趋势一旦形成便会继续惯性滑落,即便出现

    一位真正的中兴明君也很难扭转,何况洪宪皇帝还不是。结果他别说彻底、即便是稍稍延缓一下衰落的步伐都有些勉为其难,面对朝中大臣之间各种各样的尖锐矛盾令他头大如斗,要想加以彻底调和看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然而在河套和山西等地区肆虐已久、正日益壮大的战天鹰叛军却是肘腋之患,在实施早已盘旋于他脑际的宏伟治国蓝图之前,他必须先将这块绊脚石给搬掉!

    父皇好大喜功,但他个人认为,在对待罗刹门和战天鹰叛军的问题上,父皇还是过于保守了,当然罗刹门迄今为止对朝廷并未表现出任何危害性,战天鹰叛军却已成为一支足以动摇帝国根基的强大力量,他觉得该是倾力一搏的时候了。

    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渐渐浮上他的脑际,需要动用的兵力和粮饷辎重过于庞大,甚至超过父皇主持的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次,他必须好好琢磨琢磨,先征求一下各方面的意见再说。当然无论如何,他决心已定,只是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根据各方面的意见略作调整……

    刚好长公主回到惠慈宫探望母亲,于是通过太监传话,姊弟俩在逸心殿进行了一番会谈。

    洪宪皇帝首先大概介绍了一下自己心中的军事构想,随即沉吟半晌,缓缓说道:“不知以皇姊看来,女真人最近有没有在辽河一线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可能性?”

    自从贯穿整个父皇执政期间的正宫皇后、品德贤良的生母竟出乎意料地未被立为太后,赵凤吟对这个异母弟的强烈不满越来越不愿加以掩饰,闻言不禁心中冷笑,他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然而据她冷眼看天下大势,战天鹰叛军经过几年的不断快速膨涨,眼下对帝国的威胁隐隐然有超过女真金国之势,大敌当前,她也懒得跟异母弟计较这些了,颇为客观地做出如下分析:

    “最近数月以来,金国部落大联盟中那些有影响力的大领主和大部落首领们频频出现在首府老寨,彼此私下会晤,他们大致分属于几股势力,其中势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格格慕容系和五王子乌雅齐格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越来越白热化,而且根据种种迹象显示,金主沙尔温的健康状况日益欠佳,新汗之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想无论是沙尔温还是他这些有权有势的子女,眼下恐怕都无心南下。”

    洪宪皇帝看了看大姊,很难得地带有一点尊重的眼神,他很清楚父皇驾崩之前,京师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恐怕比金国首府更激烈,最终之所以能平安过渡,并未造成更大的内乱,全因大姊以大局为重。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并不说明大姊不觊觎他眼下的皇帝宝座,只是有太多顾虑而已。平心而论,以大姊为帝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惊才绝艳的才能,坐上这个宝座也没啥可让人不服气的,然而在如此巨大的权利诱 惑面前,谁又肯退让一步?

    念及于此,他轻轻咳了一声,说道:“皇姊也知道,目前帝国精锐之师大部分都集结在辽河沿线防御咄咄逼人的女真人,而这次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没有这些精锐野战部队的参与,不仅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而且也没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

    赵凤吟揶揄地道:“皇弟想要抽调哪支部队,无论是宣辽军还是宣府铁骑,只需吩咐兵部下旨即可,愚姊身为臣子,自当遵命行事。”

    洪宪皇帝言道:“关于这两支铁军,自本朝建立以来一直驻扎在北疆,北击草原游牧部落,近年来在对抗迅速崛起的女真部落联盟方面同样战功卓著,乃国之根本,朕倒还不至于如此不知轻重。须知金国未来的新汗之争无论有多么激烈,一旦咱们自拆藩篱,他们绝不会介意纵兵南下,来捡这个落地桃子。我的本意,是想把驻扎在辽河一线的其他精锐部队全部抽调出来,参加这次军事行动。”

    赵凤吟叹道:“那样会在辽河防线上留下不少空白,尤其是辽州、汤州和鹤野等三座城堡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目前分别由孟州宣抚使梁红玉、腾威将军段世恒和范阳总兵官史国良率重兵布防,若是将这些精锐部队调走,防御力量将大打折扣。看来,臣姊只好将目前留驻在大定堡的宣辽军大部分抽调到辽东,填补梁红玉等将领所部调离后留下的空白了。”

    “朕也正是此意。另外,关于主帅的人选问题,不知皇姊有何看法?”

    赵凤吟怏怏不乐地道:“臣姊的意见,皇弟会听么?”

    洪宪皇帝心知大姊还在为第二次辽东大战中、他坚决反对任命宣辽将军赵龙为讨伐大军主帅之事耿耿于怀,后来的事实证明,或许大姊的意见是正确的。他不由得脸上一热,心中暗叹,女人家总难免有些小家子气,“皇姊但说无妨,朕自会斟酌的。”

    “无论是在军中的威望、对朝廷的忠诚度,还是统兵作战的经验和能力方面,眼下还没有比梁红玉更全面的。当然,臣姊比较中意她还因为她是一名战功彪炳的巾帼女将,希望她能为咱们女人争口气,别被男人们看扁咯,可没有别的一点意思。”

    洪宪皇帝寻思半晌,也的确想不出更合适的人选,遂言道:“朕省得。”

    又召集各位重臣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计议之后,洪宪皇帝于登基之后的腊月二十三日早朝上,下旨兵部尚书卢龙务必不惜一切代价、集结帝国精锐大军三十余万,其中包括驻扎在辽河一线用于防御女真金国的精锐部队,留下的防区空缺由长公主从大定堡基地抽调宣辽军前往辽东一线填补。同时下旨户部尚书蔡广进,着他全力协助兵部,筹集本次大战所需的粮草马匹等辎重无数。

    洪宪皇帝这次下定了决心,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一举摧毁战天鹰创建的这个草莽政权、所谓的云中帝国。关于主帅的人选问题,他跟兵部经过反复协商,并吸取以往的教训,最终还是听取了大姊的意见,决定由孟州宣抚使梁红玉领衔出征。

    散朝之后,兵部立马发文,急召率军驻扎于辽河前线的辽州堡、与女真军对峙的孟州宣抚使梁红玉进京面圣。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卢龙和蔡广进手下那帮平时办事效率极其低下的各级官吏唯恐被新皇揪出来杀鸡儆猴,变得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办事比任何时候都更认真,效率也陡然提高,内阁其余四部与调兵遣将和大军后勤保障有所牵涉的官吏们也莫不如此,很快便将大军集结于宣府地区的永兴堡待命,可谓将星云集、兵强马壮!

    梁红玉更是不敢怠慢,将麾下孟州军驻地的防务移交给宣辽军副将李虎所部,星夜率本部人马由辽河前线赶赴京师、觐见天颜。

    大军出征前的御前军事会议上,洪宪皇帝正式任命孟州宣抚使梁红玉为大军主帅、赐虎形兵符一面,加正三品,以腾威将军段世恒为副帅,以及范阳总兵史国良、常山将军黎亨、德胜将军洪亮和骠骑将军周处之等为副将,率大军向盘踞在山西及河套地区的战天鹰叛军根据地发起猛攻。

    本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的,不是挫其凶焰,而是一举摧毁云中帝国这个草莽政权!

    节间分隔线:         分   隔   线

    第598章 运筹帷幄

    长公主也应邀参与了这次会议,听到这儿不由得微微一愣,没想到皇弟这次的胃口竟这么大,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么?父皇驾崩前都没有这么大的气魄。当然她不会多嘴去说什么,毕竟这次除了宣辽军和宣府铁骑之外,帝国精锐之师可谓倾巢出动,加上将帅得力,最终大获全胜也并非不可能。

    她跟在座的梁红玉当众交换了一下意见,其实主要是想听取一下梁红玉的战略构想,结果非常满意,让她亲自排兵布阵,恐怕也只能这样做,她之所